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中国人的教训(共2册)在线阅读 - 第二章《中国人的教训.上册》(2)

第二章《中国人的教训.上册》(2)

之当时一定程度的社会思想的解放,文人的个性得以自由舒展。“慷慨任气”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特征。回忆“十年浩劫”结束以後,新时期文学所以如井喷而出,一时洛阳纸贵,也正由於这些劫难中走出来的作家,适逢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写出那些产生轰动效的作品才形成的。这和“建安文学”的发展,颇有大同小异之处,就是对於那个动乱年代“梗概而多气”,真实而深刻的描写引起读者共鸣的。“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也是时代不容精雕细琢的产物,求全责备是大可不必的。无论後来的诸位明公,怎样摇头贬低,起到历史作用的文学,在文学史上便是谁也不能抹杀的。现在那些嘲笑新时期文学发轫作如何幼稚的人,其实正说明自己不懂得尊重历史唯物主义的幼稚。

    ??由“建安文学”的发展看到,乱离之世只有遍地哀鸿,而文学确实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和思想解放的背景,以及适宜的文学气氛,才能繁荣起来。“建安文学”的发展,得益於曹氏父子的提倡,得益於相对安定的中原环境,也得益於“建安七子”为代表的文人个性的解放。

    ??有一次,曹cao派邯郸淳去看望曹植,据《三国志》裴注引《魏略》曰:“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坐,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讫,谓淳曰:‘邯郸生何如邪?’於是,乃更衣帻,整仪容,与淳评说混元造化之端,品物区别之意,然後论羲皇以来贤圣名臣烈士优劣之差次,颂古今文章赋诔及当官政事宜所先後,又论用武行兵倚伏之势,乃命厨宰酒炙交至,坐席默然,无与伉者。”从这里,可以看到建安文人的浪漫、豪情,和无拘无束的自由。这和司马迁《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