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中国人的教训(共2册)在线阅读 - 第二章《中国人的教训.上册》(2)

第二章《中国人的教训.上册》(2)

唐朝司马贞在《史记·孝武本纪第十二》後的《索隐论赞》中,评价他“疲耗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认准他是与秦始皇一丘之貉的人。

    ??被“宫”的司马迁,会看不出这位“宫”他的皇帝,已是伍子胥式“日暮途穷,倒行逆施”之人吗?他在《孝武本纪第十二》里,将这位“英主”真面目,一层层地揭了个底朝天。按顾颉刚分段标点的《史记》,汉武帝这篇《本记》,共49个自然段,其中涉及神鬼祥瑞者19段,涉及封禅祭礼者12段,两者相加31段,字数却超过全文的五分之四,这位“好神仙之道”(《汉武帝内传》)的皇帝,在司马迁的笔下,究竟是个什麽形象,也就不言而喻。

    ??对於司马迁坚持不死,哪怕糜烂到无可再烂也不死,有一口气就要着《史记》的私衷,古往今来,只有一个人看得最清楚,那就是东汉的王允。在《三国演义》里,用“连环计”乾掉董卓的那位王司徒,处决另一位也是书呆子的蔡邕时,旧事重提:“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於後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受其讪议”(《後汉书》)。

    ??王允明白,虽然文人是极其脓包的,统治者掐死一个文人,比碾死一只蚂蚁还容易;但极其脓包的文人,凭借着那支秃笔,却能把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暴君、昏君、庸君、yin君,一一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到千年万载的诅咒。

    ??到底谁更强些,谁更弱些?从比较长远的历史角度来衡量,还真得两说呢!

    ??司马迁必须活下去,只有活得比刘彻长,哪怕长一分锺、一秒锺,这个能“宫”他的皇帝,就再无可能“宫”他的不朽之作。现在,“略输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