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七十一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第七十一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成为她们秋冬时节穿着的宏物。

    ??民国时期,妇女服装的多样化和时装化现象十分明显。当时,由於有船直航欧洲各大名城,因此巴黎等地的新式服装三、四个月後即可流行於上海。在领导时装新潮流方面,电影演员、模特、交际花走在最前,作用也最大,上流社会的妇女趋而从之。什麽“番花”女西装、西式裘皮大衣、百褶裙、好莱坞不断变换的明星服都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流行过。同时,各种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介对新颖服装信息的传介和电影业的推动,也是女式服装业显现出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5.服饰尚新

    ??民国时期的服饰,不论男女,“洋洋洒洒,陆离光怪,如入五都之市,令人目不暇给” 《梦游民国》,《申报》“自由谈”,1912年9月14日(3)。。人们赞赏苏州某些人的装束别致说:“绸伞高擎足踏革履之女界学生华丽煞”,“马鞭高挥身穿军服之将弁人材气焰煞”,“草帽高戴口衔雪茄之少年学生时髦煞”,“襟褂白兰嬉游道旁之浮荡子弟顽皮煞” 《苏州之七煞》,《时报》1912年8月20日(七)。。在天津,人们惊叹女子打扮的花样翻新情况说:“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这是剪发的一起了。不剪发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有把髻梳在前面像一朵花像一个蝴蝶似的,也有梳在头顶上的,梳在两旁边的,梳在後头的,有千百个式样” 《看我们女子被人家耻笑啦》,《大公报》1912年6月27日(三)。。这反映了人们在选择衣式发型时,不再重视身份贵贱,唯以美观新奇相尚。在南京,“妇女衣服,好时髦者,每追踪上海式样,亦不问其样式,大半出於妓女之新花色也。男子衣服,或有模仿北京官僚自称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