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七十一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第七十一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始,中国开始流行表面上模仿传统,实质上吸收西方服装优点的女服——旗袍。旗袍原是满族妇女的服装,其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裾等都滚有宽阔的花边。起初,其式样与清代旗服没有多大差别,但不久在受欧美服装影响以後,就有了明显的改变,主要表现在长度缩

    ??女子短了,腰身收紧了,袖口窄小了。30年代中期,旗袍至衣长、袖长、衩长上不断翻花样,致使这种服装一时衣长及地,连鞋子都看不见,一时又缩短至膝盖处,使整个小腿都裸露在外面;一时行长衩,一时兴短衩。不过,袖口却是越缩越短,由肘上缩到上臂半露,再缩到肩下二三寸;同时,腰身越来越窄。有的窄到要吸了气才能扣上钮扣。进入40年代後,旗袍的式样趋向於取消袖子,缩短长度和减低领高,并省去了繁琐的装饰,使其更加轻便、适体。这种定型了的标准式样,主要是延纳了西式女服的特点,已与传统旗袍没有多少共同之处了。故而可以说它实质上是一种西化服装。

    ??除了旗袍,大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地的妇女还喜着披风、大衣、西装、马甲、长裙等。披风又称“大氅”,除夏季外,其余季节均可穿用。在质料上,除单的以外,还有夹的、棉的、皮的等。外表一般用时式的绸缎制作。颜色以绿者为时髦,也有用大红、粉红、咖啡及灰色的。上了年岁的妇女大多穿深色的披风,有的还用浓重的黑色,以示稳重端庄。披风的长度,一般在膝盖部位,只有在冬天才略长一些。披风的两襟,虽然钉有钮扣或带子,但妇女们在穿着时往往不用,任其敞开。走路时一般都用两手交叉抓住衣襟,以显示气派和风度。30年代以後,有些妇女,开始厌弃披风,西式大衣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