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七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期

第七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期

要喂之以黄酒、米酒,及一些滋补的中草药,以保证使役。逢年过节时则有“请栏神”之俗,农村家家户户在牛栏边,贴一张“栏神”,认为它会保护六畜兴旺。“栏神”两边有一副对联,如“日长千斤rou,夜大万两油”等。每次生小牛,或小牛出售也要请“栏神”。请“栏神”时不准用刀,否则认为不吉利。浙江民间称“栏神”为“牛栏土地”。

    ??rou畜主要有猪和鸡。但农家养猪,目的重在积肥,农家谚语曰:“庄稼一枝花,全凭粪当家”,而农家肥中,无论数量与质量,都以猪圈肥为最重要。因为这一层关系,因此农家公认:“庄稼人不喂猪,好比秀才不读书”;“养猪不赚钱,肥了屋後一块田”。

    ??北方喂猪的场所,称为猪栏、猪圈或简称为圈。猪圈分圈坑、圈台、圈墙、栏门等部分。圈台约占圈的三分之一大小,是猪子睡觉、吃食的地方,一般在右里角,用石板或水泥制板支架一个猪窝,因此常常称那石板为“猪窝石板”,近外圈墙处放一石制饲槽,俗称“猪食槽子”。圈台设石阶,通圈坑,圈坑是积肥的地方,占圈的三分之二大,猪粪猪尿,垫栏的土、草等等统铲在坑内,猪子有时活动其中,俗称之为“踩粪”。圈四围的墙,称为“圈墙”或“猪圈墙”,有於圈墙上开栏门的,也有不开栏门的。圈的位置有设在大门外的,这样讲卫生、出粪方便。但不少地方设在院内近屋门外,这多半出自安全和饲养方便的设想。北方猪圈与人的居室紧迫紧相连,且将圈台的一部分做成半洞形,与室内火炕相邻,便於猪子越冬。

    ??一般农户,养肥猪不养母猪,仔猪多从集市上买回。一般养母猪户则养母猪不养公猪,母猪配种则要找专门的养公猪户。一般农家所养肥猪多系阉猪,俗称“骟猪”,专司此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