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期
书迷正在阅读:都市:校花成了我老婆大人、国运:我成了龙国唯一希望、人格分裂的我是孤儿院院长、玄幻:从被逐出家族开始、玄幻:我在神魔墓地开书店、玄幻:原来我是万器之祖、开局签到阴阳圣体、我是个律师、镇守边关三十年,请皇兄退位!、我苟在校园修仙被校花直播曝光了
龙子,白鱼为龙女,装入水瓶,回村供奉。 周耀明:《风俗文化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257页。 ??假如阴雨连绵,久无晴日,则有许多祈祷天晴的习俗。常见的有扫睛眼和木棒打门、木杓挖天等。扫晴娘,先用秫秆制作一个女人形,称为“扫晴娘”,同时假造一把扫帚插在“扫晴娘”手中,另用一线绳将此人形系在院中的树上,於每天的晨、午、晚三时刻向它唱歌:“扫晴娘,扫晴天,绿衫红衫任你穿。”如果不久天晴,则以红绿纸裁一衣形,以火焚之。木棒打门用绳将一个捶衣用的木棒系在门上,并用手摆之,使其与门相撞,并唱日:“棒棰打门,晴天日而人;棒棰打千秋,晴天大日头。”连唱三遍。木杓挖天,即持木杓向天空边挖边唱:“杓子杓子挖挖天,云彩上西山,今日下大雨,明日响晴天。” 《淮阳乡村风俗土记》,1934年铅印本。 ??二、副业风俗 ??民国时期的广大农村,除从事农作劳动外,还从事各种各样的副业生产,如养猪、养鸡、编席、织布等,既为自用,有时也用於交换,以补贴家用。 ??1.俗重副业 ??农业生产以出售为目的,成为民国农民普遍的时尚。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对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封闭性的小农经济冲击的结果。纷纷出卖农副产品,这本身就是一种经贸风俗事象;客观上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又深刻地促使了农民生产和生活观念的嬗变。 ??民国初年,上海青浦县章练乡的“农民最勤,习以为常,妇女乌饁饷外,耘获车灌,率与男子共事,故视他处劳苦虽倍,而男女皆能自立。其无田者,为人佣耕曰长工,农月暂佣者为忙工,田多人少者请人助己而偿之曰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