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六十二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第六十二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加以改造,使之现代化。

    ??由於社会处於过渡时代,风俗的演变也表现出承先启後的过渡性特征:一方面,古老的传统习俗仍顽固地要保住地盘;另一方面,新的社会习尚在艰难地夺取阵地,守旧势力与革新势力激烈斗争的结果,是旧俗与新风的并存与杂糅。女学的兴起,本来是清代後期文明战胜传统观念的产物。但清代後期的女学却掺有较多的封建意识在其中。宣统元年(1909年)湖北黄陂县在新潮流的冲击下办起了县里第一所女学——木兰女子学校。为了迎合当道,不触犯当时的封建礼教及所谓风化,创办者把校址设在“铁锁龙潭的中心处,碧水环绕,人烟稀少,偏野僻静,还多处筑篱构墙,戒备森严,只一门与外相通,几乎与世隔绝的禁闭之地”,“修身课讲的则都是当时要女子们必须服从和照办的‘三从四德’等等封建道德的旧观念”。 易绍菊、彭准口述:《黄陂第一所女子学校——木兰学校》,《武汉文史资料》1985年第2辑。这样的女学堂没有一点清代後期女学的影子,实际上成了变相的尼姑庵、敬节堂。同样,於父母之命外,征得子女认可始通媒的“允诺婚”,就是包办婚姻与自由婚姻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把女婴送育婴堂固然比溺女陋俗要进步得多,但比起节育优生却有距离。类似现象在许多风俗事项中都可以看到。新事物流变得合於传统,旧习俗被改头换面地保存下来,造成了社会风俗演变中许多新旧杂糅的现象。这恐怕是过渡时代之所难免的。

    ??2.融汇

    ??风俗习惯固然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各个国家、民族、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貌;但它又具有渗透性,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人们的风俗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