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六十九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第六十九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生活中较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铁路的优势更是传统的运载工具望尘莫及。民国时人一直在呼唤铁路,渴盼铁路。如河北《晋县志》记载:“县境一望平原,并无高山大川为之阻隔,然旱则风沙蔽目,雨则道路泥泞,行路不綦难乎”。经过该县境的“沧石路基,久已告成,惟路轨未敷,殆如废物,近虽有长途汽车之设置,往来较为便利,然票价昂贵,乘客稀少,亦为憾事”。若能“赶修沧石铁路,完成此段路政……不惟可免行路之难,而县内文明亦必蒸蒸日上,窃不禁馨香祝之”。 《晋县志料?风土志》,民国二十四年石印本。民国的大城市内,车水马龙,熙来攘往。北京“车的名目式样极多,到现在越法变本加厉,如火车、电车、摩托车、脚踏车、人力车,以及洋式马车,皆非前人梦想所及”。 《都市丛谈》第37页。上海“有乘各式汽车、马车、电车者,有乘轿者,有男女携手同行者,有男女同车左拥右顾疾驰而过者”。 《梦游民国》,《申报》1912年9月14日。男女同车而行,是一种向传统观念勇敢挑战的行为,这时变得十分时髦,上海之外,武汉也有“乘汽车马车者,男女杂坐,不以为嫌”。《夏口县志?风土志》。

    ??除衣、食、住、行外,民国风俗的西化还在电影、舞蹈、戏剧、商业、礼俗及婚姻等诸方面有所展露,甚至西化已不仅停留於生活现象之表层,而且触及到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

    ??中国与西方的根本不同在於西方“於学术则黜伪而崇真,於刑政则屈私以为公”。 《论世变之亟》,《严复集》第1册,第2页。因此必须学习隐藏在西方“坚船利炮”背後的“黜伪崇真”的科学精神和“屈私以为公”的民主精神。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引入,既显现了“五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