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六十九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第六十九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人皆以磷光为幽灵所燃火,地震为鳌鱼之转身,而曾学地文者,必知其诬矣”。这就是说,人们掌握了科学知识後,鬼神迷信便不攻自破。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用普及科学知识来破除鬼神迷信,通过破除鬼神迷信的宣传来普及科学知识,对广大民众迷信观念的淡化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民国时期的移风易俗并不能完全达到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目的。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作,直至今天,社会工作者及民俗学者们仍在为彻底清除迷信思想和迷信行为而努力。

    ??3.政治化

    ??还是在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就认识到社会习俗与政治的相互关系,认识到改良社会习俗在政治进步中的作用,所以他们得出一种共识,那就是改良风俗必须成为社会全面变革的一部分,必须把政治变革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有人指出:“我国近十年来,举国上下,竞言变法,揭其纲目,不外政俗二端,揣其要旨,则曰改良,上之所cao者政,下之所习者俗。变政而不变俗,则政无由施;变俗而不变政,则俗无由此。盖政与俗,决不能相离而论也”。 《论改良政俗自上而下之难易》,《东方杂志》第2卷,第一期。不仅如此,资产阶级思想家和知识分子还具体论述了某些具体习俗改革与政治进化的关系。有的把改革婚姻家庭习俗视做政治革命的起点,认为“欲革政治命,先革家族命”; 《家庭革命说》,《江苏》第7期。有的把改革发式、服饰习俗作为推翻清王朝的组成部分,认为“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指发辫、满服——引者),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朝而除去之,而後破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论发辫原由》,见《黄帝魂》。这样就强调了风俗改良的政治意义。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