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第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成的酒曲和盐搅拦,密封於瓮中,酿藏百日而成的rou酱,《诗经·大雅·行苇》云:“醢以荐,或燔或炙。”高享注:“醢,rou酱。”

    ??其後,尤其是春秋时期,随着刀具的改进,对菜肴可以进行精细的加工,油脂的利用,以及金属炊具的运用,煎、炒、烹、炸的烹饪方法已广泛流行。1923年在河南新郑李家楼一座春秋墓中出土的“王子婴次之次卢”的青铜器,据考“次卢”即“炒炉”之古写;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件青铜双层炉盘,上层为盘。下层为炉,盘底有烟熏火烤的痕迹,炉内有木炭,湖北省博物馆鉴定为“煎烤食物之炊具”胃纵野:《中国饮馔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271页。足可见作为煎炒的炊具已出现。《楚辞》“招魂”、“大招”等诗篇中所举的菜肴就有“煎鸿鸽”、煎雀”等的说法。《礼记·内则》所述周代菜谱的代表作——“八珍”所列淳熬、淳母、炮豚、捣珍、渍、熬、糁、肝的美食,据考淳熬为稻米rou酱盖浇饭;淳母为黍米rou酱盖烧饭;炮豚为烧烤炖乳猪或羊羔,包括有宰杀、净腔、酿肚、炮烧、挂糊、油炸、切件、慢炖三日三夜等8道工序;捣珍为脍rou扒;清为酒香牛rou;熬为烘rou脯;糁为三鲜烙饼;肝为烤网油包狗肝,陶文台:《中国烹饪史略》,江苏科技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林乃荣;《中国饮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56页。足见先秦副食烹饪之丰富多彩了。

    ??3“五味”出现

    ??先秦用於烹饪的调味品夏商时期最先出现的是盐、梅、酒。《商书·说命下》云:“若作酒醴须,尔惟麹,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注云、酒醴须麹以成,盐咸梅醋,羹须咸醋和之。”说的是烧羹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