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九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第九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是指开通沟渠,“亩”则是整治田地。《尚书·梓材》中周公对卫康叔也云:“若稽田,既勤敷菑,惟其陈修,为厥疆畎。”

    ??正因为周代风俗水利设施是与农业生产“理疆宣亩”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故才形成井田制。井田中的沟洫既能排水防涝,又能引水灌溉。《周礼·地官·逐人》对周代的沟洫与井田结合的风俗作了详细的记载,其云:“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从中可见周代沟洫排灌已形成遂、沟、洫、浍、川的系统。正如王祯在《农书》中所云:“古之井田,沟洫脉胳,布於田野,旱则灌溉,涝则泄去。”

    ??2戽斗提水

    ??戽斗,是一种人力灌溉的提水工具,据说是周代的始祖公刘发明章楷:《中国古代农机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页。,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用长粗绳缚於木桶或柳笆斗的两边,两人对立,双手各执一绳,以协调一致的动作将其左右摆荡,从而将低处的塘水杓起甩向较高处的田间。王祯在《农书》卷十八中有详细的记载,其云:“戽斗,挹水器也。凡水岸稍下,不容置车,当旱之际,乃用戽斗,控以双绳,两人掣之,抒水上岸,以灌田稼。其斗或柳筲,或木罂,从所便也。”此俗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3桔槔和辘轳

    ??先秦时利用地下水灌溉早已成俗,古文献中有黄帝穿井、舜帝凿井、伯益作井的传说,《世本》还记载商汤时天旱,伊尹教民“凿井灌田”、“负水浇稼”。春秋时有了陶井,《庄子·天地》中就有井灌的记载,但最早的井灌方式是原始的“抱壅而灌”《庄子·天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