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书迷正在阅读:都市:校花成了我老婆大人、国运:我成了龙国唯一希望、人格分裂的我是孤儿院院长、玄幻:从被逐出家族开始、玄幻:我在神魔墓地开书店、玄幻:原来我是万器之祖、开局签到阴阳圣体、我是个律师、镇守边关三十年,请皇兄退位!、我苟在校园修仙被校花直播曝光了
广肚席等。同光、光绪年间,淮安地区又有用一种原材料做成一桌酒席的全羊席、全鳝席、豚蹄席等。还有依盘碗碟的多少而为名的。诸如16碟8大8小,12碟6大6小,8碟4大4小,10大件、8大吃、10大菜、8大碗;徐珂:《清稗类钞》。在官场中还有什麽10大碟8簋(即大碗)4点心,8碟5簋2点心。 见《随园食单》。到了清末,社会上最为流行的是8个盘(5荤3素或4荤4素)、5个大件,和8个盘8个菜的所谓“八八席”。 ??清末,宴席摆设一般是:餐厅入门迎面处设有落地大型“穿衣镜”。房子的一头放餐桌,另一头则为休息的地方,三间的房子,仅摆设一张餐桌(有时也摆两张)。室内设有条几、八仙桌;条几上放有古玩、帽筒、花瓶、花卉、花架等。餐厅四面的墙壁上挂有名人字画。传统宴会,自宋代起,出面上就有设环饼、枣塔、果子之类“看盘”的习俗。到了明代,“看盘”被“看席”所取代。看盘和看席是只让看不让吃的,其中看席起菜单广告的作用。清时宴客,“一吃席一看席”的习俗被继承下来,但有的地方已收为用四个“扎碟”一字摆开,放在首座对面的桌边上作为“看盘”的陈设。扎碟的制作就是把用油合好的面搓成梯形的圆柱体,把瓜子仁、葵花子仁、松子仁、山虎豆、大青豆等着色後,在台面上扎成各种花样,再扎上鲜花或手工艺品作陪衬,放在专门的盘子里。 ??清代末年,宴客待宾盛行4人一桌,但“看盘”已被淘汰。随之而起的是桌子的四角放4盆鲜花,这就是後来宴会中摆台花的来历。清代汉族社会的筵宴,其规格最高的当推“满汉全席”。“满汉全席”本是清宫里的筵席菜谱,乾隆年间传入民间,乾嘉以後,达官显宦,豪绅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