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六十四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第六十四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卷下,第38页。这一例子说明当时中国并没有人穿洋服。鸦片战争後,首先在沿海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如香港、广州出现洋式打扮,有很多姑娘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头巾,一些为外国商人当买办的华人也偶有穿洋服者。但士大夫中尚无此种现象,连驻英公使郭嵩焘为壁避风寒临时披了洋人衣服,也被作为一条罪名遭到弹劾。直到19世纪未,剪辫易服呼声高涨,才有少数人带头穿起了洋服。当时在大连诞生了西服制作的第一个流派“哈派”,日俄战争後又出现了“日派”,但多为外国人服务。1903年广西梧州中学总教习胡汉民“岁时令节,容许学生披洋衣揖孔孟”。《胡汉民自传》,《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9页。表明当时青年穿洋服的人渐多。

    ??二、饮食风俗

    ??清代後期汉族社会的主食风俗,因循千百年来形成的南米北面的格局基本没变。只是到清末时,随着西方饮食文化的逐步进入,才有了些许的变化,有些人偶尔也会以面包、牛奶为主餐。但在礼仪宴饮方面,则比过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宫廷菜大量流入民间采馆酒楼,另一方面是西餐番菜纷纷在各大城市粉墨登场,极大地丰富了汉族的饮食生活。

    ??1. 宴会饮食铺张

    ??清代前期,当时市面上的酒楼饭庄,大多以承办民间的宴会酒席为主,但到了清代後期,从光绪五年(1889年)以後,官府之间的

    ??请客宴会也进入了营业性质的酒楼饭庄徐珂:《清稗类钞》,第47册。,酒席宴会也有了新的发展。仅其菜单的名目就多种多样,举不胜举。有依一桌之主要菜品而称的,诸如:烧烤席、燕菜席、鱼翅席、鱼唇席、海参席、三丝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