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中国人的教训(共2册)在线阅读 - 第二章《中国人的教训.上册》(2)

第二章《中国人的教训.上册》(2)

匠人施垩帚,遂创意焉。”可见蔡邕的创造性,是与他无所不通的颖悟能力分不开的。唐朝张怀瓘《书断列传》载:“伯喈入嵩山学书,於石室内得一素书。八角垂芒,篆写李斯并史籀用笔势。伯喈得之,不食三日,乃大叫喜欢,若对数十人。喈因读诵三年,便妙达其旨。”因此,他引用袁昂《书评》,说“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为神”,认为蔡中郎“工书,篆隶绝世,尤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究灵尽妙,独步今古,又创造飞白,妙有绝伦。喈八分飞白入神,大篆、小篆、隶书入妙”。

    ??在音乐才能上,从《後汉书·本传》上的一则记载,可见蔡邕在这个领域里所达到的高超境界,用“冠绝今古”这四个字来形容他,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於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邕向来,至门而去。’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於声者乎?’邕莞然而笑。”一场误会,顿时化解。

    ??张骘的《文士传》,就把他说得更神乎其神了,“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见屋椽竹东间第十六可以为笛。’取用,果有异声”。伏滔《长笛赋》序:“柯亭之观,以竹为椽,邕取为笛,奇声独绝。”讲的也是这件事。那具焦尾琴,也非虚应故事,直到南北朝时,还在国库里收藏着。从《南史·王敬则传》“仲雄善弹琴,江左有蔡邕焦尾琴在主衣库,上敕五日一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