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中国人的教训(共2册)在线阅读 - 第二章《中国人的教训.上册》(2)

第二章《中国人的教训.上册》(2)

蹿下跳,狂呼万岁。谨记一条,切莫卷进上峰钩心斗角的漩涡,切莫与其他臣工竞逐皇上的恩幸,尤其不能存有分一杓残汤剩饭的幻想。

    ??屈原就吃过这亏,他自视甚高,认为只有他才能挽救楚国,结果楚怀王不买他的帐,嫌他碍手碍脚,就把他放逐出都城,流浪在汨罗江边。既没人请他签名,与他合影,也没人邀他演讲,请他指导,喝不上鱼翅,吃不到海鲜,嘴淡得出水,心冷得瑟缩,他只有孤苦地咏唱:“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由此也证明了一条,嫉妒是人类的致命伤,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常常不懂这种人性的基本弱点。蔡邕所犯的错误,与屈原如出一辙,四个字“高标见嫉”,遂种下了杀身之祸。岂止那些嫉妒的官员要收拾他,即使他舞文弄墨的同行,也不会放他一马的。因为经过汉桓帝、汉灵帝的两次党锢之祸,汉末的知识分子,像割韭菜似的,一荐一荐,都削剪得所剩无几了。於是,蔡邕成了亮度最强的灯泡,别的文人都是小瓦数的灯泡,在他的强光前不由得黯然失色。加之,他太拔份、太冒尖、太无所不能、太抢大家的风头,可想而知,那些嫉妒的同行,会用什麽样的卫生球眼泡看他?

    ??公元175年(熹平四年),他要立万世名,因为他的毛笔字写得好,“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於碑,使工镌刻立於太学门外。於是後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他老人家站在太学门口,按照时下常规,必然被摄像机照着脸,被麦克风堵住嘴,被guntang的赞颂塞满耳,被穿旗袍的礼仪小姐贴身搀扶着,汉代也许没有这一套仪式,但那成功的感觉、凯旋的感觉、晕晕乎乎的感觉,应该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