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书迷正在阅读:都市:校花成了我老婆大人、国运:我成了龙国唯一希望、人格分裂的我是孤儿院院长、玄幻:从被逐出家族开始、玄幻:我在神魔墓地开书店、玄幻:原来我是万器之祖、开局签到阴阳圣体、我是个律师、镇守边关三十年,请皇兄退位!、我苟在校园修仙被校花直播曝光了
。至於道观,城内有清虚观、广福观、妙缘观、崇玄观、妙清观、玄应观等七处;城外则有玄静观,嘉祥观、五花观、灵佑观、白云观、朝真观、灵佑观、七圣观、静虚观、灵通观、积庆观、崇虚观、太清观、通仙观等十四处。可见当时民间祭佛拜道之风之盛。这些寺观建筑宏伟,书中称:“其殿塔幢幡,率齐云落星,备极靡丽,如万寿寺佛像,一座千金;古林僧衲衣,千珠千佛,其他称是。”每逢年节祭日,民间香客云集寺观,烟云燎绕,盛况空前,即“如戒坛之日,几集百万,倏散倏聚,莫知所之。”再“如高梁、卧佛、碧云之会,冠盖踵接,壶 肩摩,锦绣珠翠,笙歌技巧,哗於朝市。” 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九《寺观》,北京出版社1961年版。 ??明代汉族,广大民间还在民间年节和平日的活动中,对民间诸神,如财神、福禄寿三星、送子娘娘、灶神、门神、四方神、城隍神等亦有许多祭祀,以祈求保佑,家国安泰(图52)。地处中原的河南许州民间,明代民间每届三月二十八日,“俗传东岳神诞,皆诣庙祭祝”;腊月二十三日,民间家家户户更有“祀灶”之习。 嘉靖《许州志》卷七《典礼·风俗》。而尉氏县地区,三月十六至十八日,“三日赛城隍之神,庙中盛设祭品、张乐,男女剧戏、宴赏亦盛”;五月十三日,“是武安王关公庙赛神,如前仪”;十二月二十四日,“俗於是夕没饧糖、牲醴祀灶,名曰送灶神。元旦复举之,名曰迎灶神。” 嘉靖《尉氏县志》卷一《风俗·岁时》。明代南方,湖南慈利县民间,每岁“二月廿有七日,各会首备人舟、设牲醴,迎秀峰之神,神到河街,士女皆焚香礼,祭毕导入歇马祠”,“至三月朔日,行街祭祀者,前後幕次相属,迎送者肩摩而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