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一章《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

第四十一章《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

茅居竹篱”和窑洞

    ??在宋人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汴梁近郊的农村住宅比较简陋,有墙身很矮的茅房;也有主房为瓦房,而辅房为茅草房农家小院。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所描绘的农村的小型住宅、大中型住宅和村落,则住宅四周大多只有围篱墙,而围墙则很少。小型住宅一般只有一两栋小房;大中型住宅则有大门,东西厢房,主体部分有前厅和後寝,之间有穿廊连接,构成工字形平面。有些住宅除大门、前厅以瓦覆顶外,後寝和穿廊则以茅草为顶。有少数住宅子还在大门内建有照壁,前堂左右附有耳房;有的则在後部起楼,大约为大地主之住宅。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卷》也绘有江南村落和住宅,有园庭、围墙,竹木围绕,或依山构廊,或临水筑台,均非普通农户的住宅。

    ??一般而言,农村住宅以简陋的草房为主。在南方,“茅居竹篱”构成了村居的特色。范成大述其亲历,在长江下游沿岸所见乡村中几乎全是茅荻结庐。 范成大:《吴船录》卷下。陆游《葺舍》诗曰:“补漏支倾吾可笑,呼奴乘屋更添茅”;《杂题》诗曰:“茆屋三间已太奢”; 陆游:《剑南诗稿》卷五七,卷七六。《入蜀记》曰:归州(今湖北秭归)“满目皆茅茨”,惟州宅才有“盖瓦”;而鄂西的一些民屋虽茅屋却很整洁,“苫茆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茆屋尤精致可爱”。 陆游:《入蜀记》卷三。苏轼《鱼蛮子》诗描绘江淮渔民室居曰:“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 苏轼:《东坡全集》卷十三。

    ??农村茅居大多围有芦藩竹篱,张耒《芦藩赋》咏其齐安(今湖北黄冈)客居曰:“陋屋数橼,织芦为藩” 张耒:《柯山集》卷一。;梅尧臣《小村》诗曰:“淮阔州多忽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