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一章《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

第四十一章《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

式法》对砖瓦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据载有砖型13种,瓦则有筒瓦6种,覆於两行板瓦之间;板瓦7种,仰铺於屋顶。前代已有的琉璃瓦到宋时更为普及,颜色以绿、黄为多,《清明上河图》中绘有铺满琉璃瓦的屋顶,可见在都城民居中瓦的使用也逐渐扩大。此外,在州县城镇的民居中,瓦料也已有较多使用。辛弃疾任职湖南时,曾於居民家取沟瓦共20万别创营栅。 《宋史·辛弃疾传》。在浔州(今广西桂平)任职时的崔与之,也曾“撤居廨瓦”来覆盖常平仓。 《宋史·崔与之传》。岭南地区城镇富室民居亦“覆之以瓦,不施栈板,唯敷瓦於椽间,仰视其瓦,使取其不藏鼠。日光穿漏,不以为厌也。”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风土门·屋舍》。城镇民居盖之以瓦,常常是身份的象征,刘挚诗咏曰:“苟能适意茅檐足,何必鸳鸯碧瓦筒。” 刘挚:《又次韵景修题萃景亭》,《忠肃集》卷十八。

    ??但是,许多偏远州县,城镇民居仍多茅房竹居,故有些地方官则大力倡导,改城镇茅屋为瓦屋。如夷陵县(今湖北宜昌)民居,“灶廪堰井无异位,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景佑年间(1034~1038年)当地官员教民为瓦屋,别灶廪、异人畜。 欧阳修:《居士集》卷三九《夷陵县至喜堂记》。邕州(今广西南宁)官舍民居“悉以茅覆”,元丰时,地方官员集陶匠烧瓦,公私屋宇始改为瓦房。 李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七,元年二月二日。叶康直知湖北光化县,“县多竹,民皆编为屋,康直教用陶瓦,以宁火患” 《宋史·叶康直传》。。孝宗时,郑兴裔知扬州,“民旧皆茅舍,易焚,兴裔贷之钱,命易瓦,自是火患乃息” 《宋史·郑兴裔传》。。

    ??3.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