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七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期

第七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期

中游。渔民认为,养鸭很吉利,养在後梢,主是“有尾”,後世有了尾,就会养儿子,传宗接代,香火不断。又一说,渔民打鱼撒网时站在船头上,鸭子养在梢尾,可以“压後梢”,鸭子在後嘎嘎叫,渔民在船头可以放心打鱼。

    ??3.养蚕多禁忌

    ??南方苏杭一带,在民国时期是着名的丝绸之乡,农民家家种桑,多多养蚕。农家每年在养春蚕前,每家都要买只泥猫放在灶台上;在蚕室的窗上,要用红纸剪猫形窗花贴上;对家养的猫看管得特别好;养春蚕期间,家人讲话忌说“老鼠”,而叫“夜佬儿”,晚餐不喂猫食,让它去蚕室拖老鼠,以保护蚕宝宝;并家家户户关门闭户,从边门进出。养蚕女头髻上要插极鹅毛,或戴一朵用红色彩纸扎成的“蚕花”,以图吉利。蚕花不只在养蚕时节戴,平日也可戴,祀神祭祖时也戴。传说这种戴蚕花的习俗源於春秋时,为西施首创。以後,逐渐成为蚕乡妇女的一种特殊装饰品。此外,尚有许多的养蚕俗信,如做“蚕日”、祀蚕神、做茧圆及种种的“蚕禁”。在浙江海宁,浙江俗为称正月九为“蚕日”,是日占卜当年蚕桑之丰歉。

    ??江南民间称蚕神为“蚕花娘娘”,又称“马鸣王菩萨”、“马头娘”、“马头神”。各地都有小庙祀奉马头娘,塑像为一女子骑在一匹马上;也有三个女子同骑一匹马的。每年冬天,有人专门挑了一副担子,担子供一个小的马头娘,敲击小锣,沿村游唱。常见的歌词为:

    ??三月天气暖洋洋,家家户户搭蚕房。

    ??蚕房搭在高厅上,淡窗纸糊得泛红光。

    ??蚕花娘娘两边立,聚宝盆一只贴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