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七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第四十七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想文化领域的“异调新声”和勃勃生机。

    ??在思想和学术领域,明中期王守仁“心学”崛起,并得以广泛传播。“心学”以“心”为本体,把人的主体意识提到相当的高度,强调“吾心”之“良知”“是自家的准则”,不以圣贤经书理学教条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将常人与圣贤等同,从而动摇了明初被奉为正宗的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冲破其思想禁锢和僵化局面,将明初形成的文化专制主义罗网撕了个大口,在思想界引起一场革命的狂澜。明後期兴起的“实学”,力主改革弊政,东林学派则从“济世”“救民”出发,立足於经世致用的实事、实学,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提出一套革新主张。进步知识分子对理学的修正和批判,以及启蒙色彩新思想的出现,为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总结和终结宋明理学、批判封建专制统治和早期启蒙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思想条件。

    ??在文学艺术领域,新思想、新流派、新风格的出现,形成了百花齐放、繁华似锦的局面,《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遍及街井里巷的通俗章回小说,以及作为世俗小说顶峰《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将民间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平民化、世俗化。抨击封建等级观念,公开追求爱情和幸福生活,以及蔑视科举功名、表率市井商贾、反映市民生活和心态的文学作品登堂入室;戏曲中“异调新声”、“去朴从艳”、“好新慕异”的新体制“传奇”出现;以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的蓬勃发展,显示了文学艺术的新的景象。即令精美绝伦的陶瓷、漆器、丝织等工艺品,也争奇求新,趋向於市民的世俗化要求,从而开创出各种崭新的品种和样式。文学家、艺术家中独立不羁,自由表现个性和风格,高扬“情”的旗帜,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