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三十四章《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

第三十四章《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

会的联系。许多寺观还向社会提供住处,如唐人小说《莺莺传》中的崔氏妇女即曾借住於山西永济县名刹普救寺之西厢,住期长达一个多月。

    ??6.封闭式的都城坊市

    ??坊里制度是隋唐城市居民街区的基本型制,始见於曹邺都规划,即城内被纵横交叉的棋盘式道路划分为若乾块方形居民区,叫坊。隋唐长安沿袭古代闾里制,实行严格的城坊制。全城共有108个里坊,里坊均有高大的坊墙,犹如城中之城,各坊面积大小也不等。除靠朱雀大街的四列坊因“在宫城直南,不俗开北街,泄气以冲城阙”《长安志》卷七。,坊内只设东西向街道,只开东西二门外,绝大部分坊都“开四门,中有十字街,四出趣门”。宋敏求:《长安志》。除十字街外,里坊内还“巷曲”,通向各户。坊内除安置大量居民外,还布列许多佛寺、道观和王府。据文献记载,盛唐时长安城内共有寺观157处,几乎每个里坊都有分布,有的坊如崇贤坊内佛寺多达八处。这种民居形式,主要出於帝王治安管理的需要。坊是长安城中最基层的管理单位,“别置(坊)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jian非。”《通典·食货》引《大唐令》。除三品以上官中外,都不得在坊墙上任意开门。商业交易活动,则被限制於东、西两市之内。因此,在唐代都城里的大街两旁,只能见到一堵堵的夯土坊墙,坊与坊之间彼此隔绝。

    ??在当时,其他城市也与长安城一样,实行着封闭式的坊里布局。如洛阳城除宫殿和三市外有103坊。这些坊多为方形,每坊四周也有坊墙,坊中也有十字街。侍郎韦陟就住在洛阳履信坊十字街西道北。城内士民工商分区居住。如道术坊就是隋炀帝集中了大量五行、占侯、卜筮等後设置的,而且“设使检察,不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