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三十四章《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

第三十四章《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

,竹九之一,而岛树桥道间之”《旧唐书·白居易传》。。此外,唐朝宰相王起兄弟王龟在长安城南荒僻的永达里建有园林;御史中丞崔宽“有别墅在皇城之南,池馆台榭,当时第一”《旧唐书·物馆传》。。王维有着名的辋川别墅,又称辋川别业。由於这些达官贵人家中的园林亭馆建筑优美,引得许多公卿大夫前往游玩,也使得各级官府常常借他们的园林宴饮宾客,并相沿成俗。如马璘的家园“进属官司,自後公卿赐宴,多於璘之山池”;《旧唐书·马璘传》。张柬之在江陵的园林,“公卿多假之游宴”;《旧唐书·李皋传》。路恕“私第有佳林园,自贞元初……迄於元和末,仅四十年,朝之名卿,咸从之游”。《旧唐书·路恕传》

    ??5.寺观院舍形成特色

    ??自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佛道两教发展迅速,到了隋唐时期,在僧侣、道士的寺观居住生活方面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风俗。

    ??隋唐时期,寺观建筑大都模仿宫殿、官署甚至住宅之格式,许多寺观本系舍宅演变而来,因此多采取以大殿为中心的院落组群布局。许多寺观规模很大,如唐长安大兴善寺、昊天观都占一坊之地;慈恩寺有十余个院落,房间1897间;章敬寺更有48院,4130间房。寺观的大殿或廊院的墙上多画有壁画,着名画家如韩乾、吴道子等人都曾在寺观内画过经变画。有些寺观还设有食堂、澡堂等供僧道们饮食、沐浴。许多寺观的都辟有园林,布有亭榭、池泉、桥陂、花木、山石等,供信众游玩。像安国寺的牡丹当时已是名满洛阳了。

    ??寺观大多建有塔,如长安慈恩寺的大雁塔,七层,高64.1米,初建於唐永徽三年(652年),至今保存完好。有的寺院还建戏场、病坊,以保持与凡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