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六十九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第六十九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若也,变本加厉,有加无已”。 《消费与储蓄》,《大公报》,1913年4月24日(四)。尤其是在那些国民党新贵当中,这种奢侈放荡的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官僚也,议员也,政客也,元勳伟人也,以及办学务办公益之绅若董也,惟旧孳孳,莫不以攫取宝钱为首策。目的达,腰缠富,取精既多,用物斯宏,溺情於声色赌博者无论矣;既宫室车马服用筵宴之类,亦突过而不以为泰,精神上无一事堪与欧美仿佛,惟用度之奢侈駸駸乎将凌欧而轶美。” 《大公报》1915年5月18日。

    ??上行下效,民国奢侈的社会风尚亦渗入民间,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展示。对此,时人写文章分析“做上海人安得不穷”的原因时,作了详尽的描述:

    ??“从前吸两管旱烟,每日不过用了数文至十文而止,且皆老年人借此为疏肝平气之用,年轻者便不敢吸。今上海吸的纸烟,雪茄每枝要费数文,数十文,数百文,而且非绿锡包、美人牌还不愿吸。

    ??从前鸦片烟每两不过三、四百文,人人都晓得鸦片之害,废时失业,虽老年有病之人,亦不敢多吸。今上海广诚信的鸦片烟,贵至每两需洋五、六元,无老无小,无男无女,多要吸鸦片,还说非广诚信的不过瘾。

    ??从前婚丧两事,都是称家之有无,不过尽其礼而已。今上海一味奢华,虽中人之家,凡遇婚嫁丧葬,无不极意铺张。商界中人,尤事装阔。

    ??从前衣服暗分等级,非真贵家豪族,鲜有通身裘帛者。今上海龟奴鸨子无不以裘帛为常服,而一般学生更非舶来品不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