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书迷正在阅读:都市:校花成了我老婆大人、国运:我成了龙国唯一希望、人格分裂的我是孤儿院院长、玄幻:从被逐出家族开始、玄幻:我在神魔墓地开书店、玄幻:原来我是万器之祖、开局签到阴阳圣体、我是个律师、镇守边关三十年,请皇兄退位!、我苟在校园修仙被校花直播曝光了
4日公布了《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规定男女婚姻遵照本人之自由意志的原则,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纳妾,禁止包办、强迫及买卖婚姻,禁止童养媳、童养婚(俗名“站年汉”)等陋习。这一切,为风俗的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 ??从孙中山到毛泽东,从20年代的农会组织到三、四十年代的边区各级政府,都认识到风俗习惯在民众翻身求解放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并积极领导和参与了涤除封建恶习的活动。因此,使得民国风俗的演化渗入了浓重的政治意味。移风易俗的政治化,或者说是政治化了的移风易俗,这是民国风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故而此期间风俗的嬗变也就较之其他时代更为迅速,更为剧烈,更为深刻。 ??三、民国汉族风俗的主要特点 ??民国时期是汉族发展历史上社会风尚大变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上层阶级大规模有意识地改良风俗,除旧布新,而且民间社会也自觉行动,参与移风易俗,并取得明显效果。可以说,汉族风俗史上的古代与现代之划分,是以这一时期为标志的。此後,汉族风俗的现代意味才逐渐增浓,不断得到强化。民国时期汉族风俗的现代化,一方面是无情地革除戕害人性的封建陋俗,一方面是大量国外习尚的直接植入,如此,出现了民族性习俗与国际化时尚并存的局面,二者的逐步融合恰恰是民国风俗现代化的进程。民国风俗演进的表层特征非常鲜明,下面列举几条最突出的加以阐释。 ??1.“洋”化 ??还在清末,一些受了西方思想影响的青年学生,就在生活上带头“洋”化。有首竹枝词嘲笑他们说:“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公余日录》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