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第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匹配的完善的宗法礼服制度。

    ??周代不但确定了尊卑上下各个等级的不同服装式样,而且要求随着不同的礼仪换不同的服饰,绝对不能穿错,十分严格。周代风俗将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俗称“五礼”。与五礼相应的礼服制度分为祭礼的祭服,朝会的朝服,婚嫁的吉服,从戎的军服,服丧的凶服等。

    ??冕服是祭服中最高贵的服饰,孔子云:“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论语·泰伯》。就是说禹自己吃得很差,却把祭祀祖宗的祭品办得很丰盛;穿得很坏,却把祭服做得很华美。周代以前就有冕服,据《虞书·益稷》云:“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在这里,日、月、星如三光之耀,取其带来光明;山如王者镇重安静四方,取其稳重的性格;龙象征人君的应变,取其这义;华虫为一种雉鸟,象征有深浅之知,威猛之德,取其忠孝,藻为水草象征冰清玉洁,取其洁净;火有率士群民向归上命之意,取其光明;粉米即白米,象征王者有之德取其文彩,宗彝是宗庙用的礼器,象征有济养之德,取其洁白养人之意;黼鱼金斧形,取其能决断之意;黻为亚形,古“弗”字,谓君臣可相济,见恶改善,取背恶向善之意。《周礼·春官·司服》贾公彦疏。周代以前在冕服上所绘绣这12种纹样。称“十二章”,俗称“象服”(图10)。

    ??图10十二章“象服”

    ??《诗经·风·君子皆老》即云“象服是宜”。郑玄注:“人君之象服,则舜所云‘予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俗规侯、伯用华虫以下7章,子,男用藻以下5章,卿、大夫用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