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第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赏,唯独忘记了曾割自己的大腿rou给晋文公充饥的忠臣介子推。等晋文公想起来时,介子推已芾老母回到山西绵山过着隐居清贫的生活。在文公放火烧山逼他下山受封赏时,介子推与老母亲紧紧地抱着一棵树被活活烧死。文公悲痛不已,令人将这棵树砍下,做成一双木屐,穿在脚上,每当想起自己共患难的患臣子推时,便抚摸木屐,叹道:“悲乎,足下”;《太平御览·异苑》。此外,文献还记载孔子当年在外游说时,脚上穿的就是一双木屐。这双木屐因“与凡人异”,故在蔡国借宿於一家客舍时不翼而飞了。而《文献通考·物异》云“元康五年闰月庚寅,武库火,张华疑有乱,先命固守,然後求火,是以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及二百万人器械,一时荡尽。”孔子的木屐竟一直被当作“异宝”而藏於库。

    ??7崇尚玉佩

    ??先秦之俗衣服无口袋,常用的印章、巾兑、囊袋以及解结的玉觹都佩挂在腰带上,俗称“事佩”,有的为了装饰还要佩玉壁、玉环、玉璜、玉珩等玉器,俗称“玉佩”。

    ??商代以後,崇尚玉佩之俗越来越流行,周武王伐克商後,接受“商旧玉亿有百万”,其中玉佩多达“亿有八万。”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出版社1995年3月版,第378页。从周代起,崇尚玉佩的风俗逐渐神秘化,而被赋予情感和理念。《诗经·秦风·小戎》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郑玄笺:“玉有五德。”孔颖达疏引《聘义》云:“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似栗,知也,廉而不,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孚尹旁达,信也。”这就是说玉有五德象征君子的仁、智、义、信、忠五种品行。这样,佩玉不仅是为了装饰,而且还有修行树德的意义。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