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二章《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

第四十二章《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

本的变化:婚姻高於仕官,仕官为婚姻服务,婚姻观念明显地返朴归真。这种只为求妻不为官的仕婚观念,在元曲《西厢记》、《金钱记》、《玉壶春》等等中都有充分反映。 田同旭:《记宋元矣曲中文人仕婚观的差异》,《山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5. 婚嫁失时

    ??宋代婚龄,司马光《书仪》曰:“男不过三十,女不过二十耳,过此则为失时矣。” 司马光:《书仪》卷三《婚仪上》。但在现实生活中,男过三十、女过二十而未嫁娶者大量存在。如孙复“举进士不中”,“年四十不娶” 李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八庆历十年十一月甲申。;陈修登科时“年七十三,尚未娶”,高宗“出内人施氏嫁之,年三十” 无名氏:《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後集卷二,《中兴赋联》。;程颢儿女“择配欲得称者”,“访求七八年,未有可者”,因而终身“未得所归”《河南程氏文集》卷十一《孝女程氏墓志》。,如此等等。故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曰:“男不得婚,女不得嫁,丧不得葬者,比比有之。”可见,当时男女婚嫁失时已成社会问题。

    ??造成男女婚嫁失时的原因,对於上层社会来说,主要在於许多士人坚持“先立业,後成家”,所谓的“立业”即科举中榜。据史料记载,宋代士人平均科举中第年龄超过30岁,《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宝佑四年登科录》所载登科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5.64岁和35.66岁;如《夷坚志》所载16位中第者平均登科年龄为37.22岁。如果士人定要坚持中举後榜下娶妻,难免婚姻失时。上举“年四十不娶”的孙复,和“年七十三,尚未娶”的陈修,即是此中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