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
书迷正在阅读:都市:校花成了我老婆大人、国运:我成了龙国唯一希望、人格分裂的我是孤儿院院长、玄幻:从被逐出家族开始、玄幻:我在神魔墓地开书店、玄幻:原来我是万器之祖、开局签到阴阳圣体、我是个律师、镇守边关三十年,请皇兄退位!、我苟在校园修仙被校花直播曝光了
上“负心婚变”风气的形成。对此,时人讥择婿者曰:“择婿但取寒士,度其後必贵,方名为知人。若损高赀,榜下脔状元,何难之有!” 周:《清波杂志》卷四。 ??4.负心婚变成俗 ??由於自唐代起科举大盛,许多文人为了提高社会地位,一心求仕做官。有的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惜负心婚变,攀婚高门,以求仕进之路。因而负心易妻之恶习,四处蔓延,并得到当时士流社会的鼓励和封建统治者的支持。陈寅恪曾指出:“盖弃寒女婚高门,乃(唐代)当时社会道德舆论之所容许,而视为当然之事”,故而“舍弃寒女,而虽婚高门,当时社会所公认之正当行为也。”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7页,第112页。入宋,此风益烈,宰相贵幸公卿富豪之家,莫不於春榜之日,纷纷搭影楼抛绣球,或请官媒穿梭於状元府第,名之曰“榜下择婿”。彭乘《墨客挥犀》曰:“今人於榜下择婿,曰脔婚。其语盖本诸袁崧,尤无义理。其间或有不愿就,而为贵势豪族拥逼,而不得辞者。”宋元戏剧中塑造了不少以负心婚变、攀婚高门的负心郎形象,如蔡中、王魁、张协等。作为男子为攀高门、忘恩负义、离弃发妻的陈世美,即是宋代这种社会风气所孕育而成的艺术典型。 ??元代,科举中断,文人社会地位从四民之首跌入社会最底层。谢枋得《送方载排归三山序》曰:“嗟呼悲哉!介乎娼下丐之上者,今之儒也。”王恽也慨叹曰:“百无一用是书生”,“生员不如百姓,百姓不如祗卒” 王恽:《秋涧集·故乾林学士紫山胡公祠堂记》。。科举停废给元文人带来空前的劫难,但精神却得到了空间的超脱,仕婚观念起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