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七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第七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山传》说,秦代“为驰道於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汉代亦有’树桐梓之类列於道侧”《後汉书·百官志》。的记载。田间地头亦多植树。贵州省曾出土一件汉代陶水塘稻田模型,周壁刻划有大致等距的树木九株见《贵州兴义、兴仁汉墓》,载《文物b1979年第5期,此即反映出当时农田四周植树的情形。根据其他文献中的零星记载,秦汉时期的陵墓旁也有林木栽道。例如陵园墓地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盐铁论·散不足篇》。“造起大塚,广种松柏”《潜夫论·浮侈篇》。,等等。

    ??然而看到我们今天的家园许多地方严重的沙化,森林履盖面积在世界上居下游的情景,我们从先秦的养林护林之风和秦汉居处重绿化的美德中不是可以得到教育吗?

    ??汉族古代尊老爱幼,理让敬贤的风俗更是我们今天要继承发扬的良风美俗。如古代汉族子女一般每天都要向父母等上辈请安问好。在会客,都是席地而坐,其中长者或尊者须另设一席单坐,若与其他人同坐一席,长者和亲者则必须坐首端,并且同席的人还要尊卑相当,不得悬殊过大。父母对子女爱护有加,先秦之时,生孩子有接子与射礼,有取名与理胎发之礼,成年时还有隆重的冠礼。

    ??总之,正如英国着名的历史学家罗素所说:“历史学之有价值,不仅仅是对於历史学家,不仅仅是对於档案和文献的专业学者,而且是对於一场能对人生进行思考的观察的人。”罗素:《论历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对人是这样,对一个民族也是这样,因此,我们之所以在研究汉族风俗史时要注意风俗的历史性,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汉族风俗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