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书迷正在阅读:都市:校花成了我老婆大人、国运:我成了龙国唯一希望、人格分裂的我是孤儿院院长、玄幻:从被逐出家族开始、玄幻:我在神魔墓地开书店、玄幻:原来我是万器之祖、开局签到阴阳圣体、我是个律师、镇守边关三十年,请皇兄退位!、我苟在校园修仙被校花直播曝光了
也。”《周礼·地官·司徒·舍人》也亦:“以岁时县(即悬)之种,以共王后之春献种。”郑玄注云:“县之者,欲其风气燥达也。郑司农曰,春,王耕於耤,则後献其种也。”这种“后宫藏种”的风俗,正是祈求农业丰收的第一步:由妇女孕育种子,以将传类繁殖之吉祥。 ??《诗经》中有孕育风俗的遗存。《召南·有梅》云:“有梅,其实七分;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土,迨其今兮。有梅,顷筐之,求我庶土,迨其谓之。”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在果实收获的季节,大会族人於果园之中,恣为欢乐,於是时士女分曹而坐,女竞以新果投其所悦之士,中马者所解佩玉以相报,即相与为夫妇。闻一多先生解释说:史前自然分工,“男任狩猎,女子任采集,故蔬果之属,相沿为女子所有。”既然“果实为女所有,则女之求士,以果为贽,固宜。然疑女以果实为求偶之媒介,亦兼即其蕃殖性能之象征意义。掷人果实,立寓人嗣胤之意,故女欲事人者,即以果实掷之其人以表诚也,”《闻一多全集》之二第142~143页。这种解释,道出了《召南·有梅》这首诗的古俗的文化底蕴。 ??8祭祀杜稷 ??先秦之时,人们憧憬农业的丰收,常用祭祀方式祈求农业神——社稷保佑。社稷本为两个不同的神,社为土地神,稷为五谷神。 ??社,相传为後土句龙,《礼记·祭法》云:“共公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後士,能平九州,故祀之以为社。”《国语·鲁语上》和《左传》昭公二十年中均有相同的记载。传说时代的共工“人面蛇身”,掌管“百工之事”。其子句龙专管农业生产,懂得栽种谷物及其他作物,遂被人们崇为神氏,谓之“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