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三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

第三十章《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使乡里组织曹到破坏。各地世家大族为求生存,纷纷自我武装,或避居山中,或据守险隘,或筑坞自保,形成许多具有军事或准军事性质的自治组织,人们称之为坞壁。坞壁的出现,始於汉末战乱,其中最着名的有据保徐元山的田畴,“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遂入徐无山,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 《三国志·魏书·田畴传》。西晋以後,北方战乱频仍,各种坞壁组织大量出现,遍布南北各地。如西晋“八王之乱”时颖川人庾衮,“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於禹山。” 《晋书·庾衮传》。 “永嘉之乱时”,高平人郗鉴,“举千余家俱避难於鲁之峰山。” 《晋书·郗鉴传》。北魏末年,赵郡李显甫“集诸李数千家於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为其宗主。显甫卒,子元忠继之”; 《北史·李灵传附显甫传》。葛荣起义时,“元忠率宗党作垒以自保。” 《北史·李灵传附元忠传》。刘宋初年,蓝田人康秽“举乡族三千余家,入襄阳之岘南。” 《梁书·康绚传》。

    ??当时的坞壁组织,据其成员性质,可分流民坞壁、乞活坞壁、兵士坞壁和乡里坞壁等类型。 齐涛:《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其中前三种带有更多的军事色彩,是比较典型的军事组织,而乡里坞壁虽有一定的军事色彩,但就其本质而言,系一种较为独特的民间乡里社区组织。

    ??乡里坞壁组织严密,每个坞壁俗以坞主的名字或姓氏命名。坞壁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族为核心。虽然也杂有乡曲流人,但他们在坞壁内不占主导地位。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