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三十七章《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

第三十七章《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

,“三际”指二宗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发展阶段中力量对比的变化。该教戒律有“三封”和“十戒”。三封是口封、手封、胸封,即言禁、行禁、欲禁。十戒是:不拜偶象,不妄语,不贪欲,不杀生,不jianyin,不偷盗,不欺诈,不二心,不怠惰,每日按时祈祷和实行斋戒忏悔。

    ??公元6至7世纪,摩尼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被译为“明教”“末尼教”、“牟尼教”、“明尊教”、“二尊教”等。唐延武元年(694年)“波斯国人多诞,持二宗经伪教来朝”,受到武则天的召见。武则天悦其教义,留其深经,摩尼教得到朝廷的合法承认,该教正式进入内地,在流传过程中有逐步佛教化倾向、并与道教互相依附,形成中国摩尼教的新特点。玄宗开元二十年,玄宗发布敕令:“末摩尼法,本是初见,妄称佛教,诳惑黎之,宜严加禁断”《通典》卷四十。,摩尼教被予以禁止。元和之後,朝庭解除禁令,摩尼教又得以在内地大力传布,从大历三年到元和年间,摩尼教从就师长安扩展到今山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广大地区,建寺传教,成为仅次於佛教的外来大宗教。至武宗朝,开始有步骤地打击道教以外诸教,包括摩尼教。会昌二年封闭长安等地摩尼教寺,三年罢废天下诸州摩尼寺,杀害摩尼教秆。会昌五年勒令摩尼教秆还俗,充国家两税户,外国教秆送元处收管。遭此打击,摩尼教在内地渐趋衰微,但仍在西北与东南沿海流行,并逐渐进入下层社会,孕育了後梁贞明六年(920年)陈国人毋工工、董乙的摩尼教起义,和北宋时期的方腊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