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六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第五十六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髻、蝴蝶髻、花篮髻、折项髻、罗汉鬏、 双飞燕、倒枕松、八面观音等。至清代中期,苏州地区民间又流行另外一种高髻,称之为“元宝头”。 髻形是叠发高盘,翘起前後两股,中间插饰各种簪钗。同时还有牛角纂、扬州桂花头等。嘉庆、咸丰年间流行一种拖在後面的长髻,叫“苏州罢”。

    ??清时妇女头饰以鲜花为主。岭南妇女将鲜花穿於彩丝,绕在髻间;北方妇女喜欢在鬓边插一两朵鲜花;苏州还有制做象生花,烧料制做仿真花的,一时成为妇女所尚。清末又有尚珠花、茉莉针,以金翠宝玉、珊瑚等制做,插带时排列於发髻之上端或成半环形。清代妇女发髻上的饰物多为簪,以金银、翡翠、宝玉制成,有的簪端还垂以凤凰形的金银翡翠物,曰“步摇”。

    ??清代汉族女子结婚时,仍沿袭明代之制,有戴凤冠、着霞披的习俗,《清稗类钞·服饰》“凤冠”条曰:凤冠,“至国朝,汉族尚沿用之。无论品官士庶,其子弟结婚时,新妇必用凤冠霞披。”

    ??此外,清代汉族女子还有头戴“兜勒”的风俗,《清稗类钞·服饰》曰:“今苏人称妇女之冠亦曰兜勒”,《红楼梦》第六回写王熙凤曰:“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围着攒勒珠子……”攒珠勒子系一种珠冠。

    ??二、饮食风俗

    ??清代汉族社会的饮食风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有所创新和发展,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清代汉族社会官民士庶的生活内容。

    ??清代汉族社会地方饮食风俗的丰富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日常饮食和年节食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创新和发展;二是名点与名小吃,风味食品、风味菜与宴席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