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书迷正在阅读:都市:校花成了我老婆大人、国运:我成了龙国唯一希望、人格分裂的我是孤儿院院长、玄幻:从被逐出家族开始、玄幻:我在神魔墓地开书店、玄幻:原来我是万器之祖、开局签到阴阳圣体、我是个律师、镇守边关三十年,请皇兄退位!、我苟在校园修仙被校花直播曝光了
国人的主食和进食方式受西俗影响很小。在中外经济交流过程中,虽然外国不同风味的食品渐渐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但就当时汉族社会的广大百姓的饮食习好来说,西餐并不占主导地位。一顿西餐的昂贵价值并非寻常百姓所能承受得起的。倒是所费无几的西式汽水、糖果、罐头等大众化饮食却在清末已走入了千家万户,扩大了影响,使汉族社会的物质生活方式有了显着的变化。当时人认为:西餐“其菜品烹制虽异,亦自可口,而所造点饥物,如布丁、凉冻、奶茶等品,偶一食之,芬留齿颊,颇觉耐人寻味” 陈莲痕:《京华春梦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西方机器、技术的输入,使中国城市的饮水习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城市居民饮水向来吸於江河或水井。後西侨将自来水引入中国,华人亦积极仿效。以广州为例,过去由於“井泉不洁”,且“取水艰难”,时虞瘟疫与火灾。自1907年8月16日自来水正式开水使用,当月食水用户有600家,至年终达7500家,“各户报装食水者,一洗从前藏纳垢污之苦,更免传染疾疫之虞,并由公司组织模范消防队,闻警驰救,灵捷逾於常时,绅民称便”。 《申报》1909年12月25日。 ??三、居住风俗 ??1.传统居舍习俗的传承 ??清代後期,汉族社会由於阶级矛盾的激化,民不聊生,盗匪横行。反应在居住风俗上,就是许多大宅院多建碉楼、炮楼,以及避难楼等设施;东南沿海村镇亦建有碉楼,或在楼房民居外墙增设炮眼以防盗;闽粤客家人则发展集居式的大土楼。这些居处建筑的出现,都是基於防卫的要求而采取的习俗措施。 ??清代後期,汉族在造屋时有一整套的传统仪式,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