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八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第八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伐,广尺深尺,谓之刚。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方百里为同,同间广二寻深二仞,谓之浍。专达於川,各载其名。”《周礼·地官·小司徒》对井田制作了概括,其云:“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而贡赋如《孟子·滕文公上》所云是“周人百亩而彻”。这种分别源於夏、商、周族的井田风俗汇於周代形成的井田制,正好从农业基础的侧面凸显了先秦风俗多元汇於一体的演变轨迹。

    ??又拿冠帽风俗来说,先秦风俗把男子头上的各种饰物统称为“冠”。《仪礼·士冠礼》云:“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後氏之道也。周弁,殷爵,夏收。三王共皮弁素积。”这就是说夏代的冠以朴素无华为特征,俗称“收”,商代的冠以华丽气派为特征,俗称“爵”,周代的冠以安稳重端庄为特征,俗称“弁”,实际上都是贵族的礼冠。

    ??商代冠的种类很多,有玄冠、布冠、皮弁、爵弁、冠卷、颊、巾帧、胄等。商代这些形形色色的冠帽发展到周代形成了礼冠制,俗称“冕冠”,亦可称“冕”,这种冕冠顶部盖一木板,称为冕板,俗称“延”。冕板为长形,前圆後方,象征天圆地方;前低後高,有前倾之势,以示俯伏谦逊。冕板的表面裱以细布.上面漆成玄色,下面漆成熏红色。两端分别垂挂数串玉珠,俗称“旒”。旒的多少视戴冠者的身份而定,有3旒,5旒、7旒、9旒、12旒之别,以12旒为贵。《礼记·礼器》云:周代规定:天子用12旒,诸侯9旒,上大夫7旒,下大夫5旒,士3旒,俗规一串玉珠要采用5种不同颜色的珠子相间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