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见日朗(全本完)
兖、淮互相残杀,一败如水。夫妇俩坐收其利,率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围剿两军残余势力,将二王斩於城门前,悼祭枉死冤魂。 就此止戈,内乱平息,抚绥万方,山河一统。 夫妇俩打马进城,官民夹道欢迎。 苏桓携密召迎出宫门,当着文武百官、黎明百姓面宣读先帝旨意。 众臣闻听封锦宁长公主为护国公主,摄政理事,辅佐幼主的旨意,面面相觑。这旨意,早不颁,晚不颁,偏偏小皇帝崩了再宣,公主摄政辅佐谁? 大家心中存疑,却碍於公主身後的重兵铁骑,不敢出言置喙。 死忠不屈之臣早被兖王屠戮了个乾净,剩下这些识时务为俊杰的,自然高呼先皇圣明,恭迎护国长公主入宫代理朝政。 赵锦宁住回宁清宫,正式以公主身份理政。 上世,她为帝十九载,处理政事自是手到擒来。 时务之要,是安定秩序、轻徭薄赋,鼓励农耕,恢复生产。等一系列利民政策发宪布令後,朝野上下只有称赞无有异议。 安抚好民心,她着手提拔大臣,照旧是徐论任首辅、杨同甫次辅,张鹤景等人入内阁。 如此励精更始,人事民事重振。国不可一日无君,关於龙椅谁来坐,手握重兵的李偃给满朝文武指了条明路。他手持玉笏板,凤眼乜斜众臣,闲闲道:“公主兢兢业业打理国事,勤政爱民,尚贤重德,措置有方。才使得举朝上下安然如故,如此劳绩,称帝未尝不可。”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徐论为首的忠直守旧派认可公主理政能力,却依旧拿论理纲常,男主外女主内那套规矩反对,言明公主帘後辅证尚可,但不该越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