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胜过强权
七月中浣,起义军一路高歌猛进,将领接连战死,军中无良将可用,只剩一群呜嗷喊叫的酒囊饭袋。 皇帝下令招降纳叛,可起义军幕後主使正是兖王,兖王一心入主紫禁城岂会顺降。趁士气大盛之际遣人砍了劝降内监的脑袋,声称阉党不除,天下难安,大肆攻城掠地。 皇帝得知气得吐血,病势愈加沉重,眼看叛贼从南打到北,强撑着一口气命苏桓拟旨,令李偃挂帅出征平叛反贼。 旨意八百里急递禾兴城时,正值二鼓,渐浓夜色中唯有公主府内灯火通明,大启中门,府内一乾人除了尚在“病”中下不了床的赵锦宁皆跪接圣旨。 李偃两手捧过明黄圣旨,恭顺叩谢圣恩,款留宣旨内监。 传旨内监原是苏桓安排的人,自是非常客气,躬身婉拒,说道:“军情紧急,圣上命我等亲眼看着将军登程,将军勿怪。” 李偃滴水不漏地应承,当即回内院打点行装,更换战袍。赵锦宁也乔装改容,女娇娥摇身一变成李偃的亲卫小兵,亦步亦趋跟在他身後,迈出重重门洞。谁都没再回头去看一眼熟睡的女儿。 赵锦宁此刻方体会出他的心境。 不回头不是绝情,而是迷恋,沉到多看一眼都舍不得狠下心肠离去。 正要上马,身後忽传来洪亮又急切的小奶音:“爹爹!” 夫妇两人同时回顾,只见嫤音带着俩小家夥儿行色匆匆,疾步走来。 开门翕户地接旨,动静太大,把两个小孩吵醒。曦姐儿知晓爹娘离家,从床上爬起来要送别,谦哥儿见状也随和着闹。嫤音、奶娘没法子,只得给两个小家夥穿好衣裳,紧赶慢赶地追来。 李偃转身迎过去,一把将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