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在线阅读 - 350.第350章 宋朝名臣(2)

350.第350章 宋朝名臣(2)


    ??老苏苏洵不用说,他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教出了两个天才弟子,而大苏苏轼强於小苏苏澈,也是世人公认的。

    ??但苏轼的强,不仅仅体现在他堪称是绝世的诗词天赋上,他的治事能力亦是顶尖。

    ??後来靖康之变,南宋为什麽把都城定在杭州,而不是金陵。原因就是苏轼在任职杭州的时候,将杭州建设的太好了。

    ??把几乎淤塞的西湖挖了出来,再建三十里长提,这等工程在古代基本上都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而苏轼不仅干了,而且乾的很出色,很风轻云淡,乃至宋朝当世压根就没有人知道他乾的牛逼事儿。

    ??因为他没有向朝廷要一分钱,只是接着杭州旱灾请求减免本地三分之一的米供。苏杭之地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故而在北宋时期,苏杭等太湖一带的州县不但担负着很重的赋税,每年还要强制向官府贱价售卖大量的稻米,以补充天下之缺粮地的不足。

    ??此谓之曰:米供。

    ??自苏轼改造杭州西湖,并修整个整个地区的水利设施,彻底将杭州变成了江南第一福地。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时候杭州及其周边地区正在闹旱灾,灾民汇聚杭州,苏轼一边救灾一边搞工程,而最开始苏轼的启动资金只有公款两千贯,以及自掏腰包的五十两黄金。搞到最後杭州官府不但没赔钱,反而赚钱了,最後剩下救济款一万多贯,米粮一万多石。

    ??在古代能把救灾搞基建工程能搞成这样的,华夏上下五千年来也是没谁了,想想就离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