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中国人的教训(共2册)在线阅读 - 第五章《中国人的教训.下册》(1)

第五章《中国人的教训.下册》(1)

才,才愤而上山造反,属主动“革命”;第三,要不是他选择梁山泊,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後来也不可能使晁盖、宋江这帮农民起义者立足於此,跟朝廷对抗,成就一番事业。追本溯源,王伦选择西逼都城开封、东临河海之滨、南向江淮鱼米之乡、北上燕北平川之地,建立了这样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根据地,不能不承认他有相当了不起的战略眼光,这是王伦最主要的功绩。

    ??王伦在世人心目中,是个鼠肚鸡肠的形象,恐怕多少也有些冤枉。人们只看到林冲上山入夥时,他被王伦千方百计刁难的一面,并没有注意到最後实际上将他收留下来的一面。先礼送,後考验,再留用,作为王伦对入夥人的例行考察手段,和关门主义是两回事。在根据地初建、人单力薄的情况下,对来者保持必要的警惕,我想,这说不上是缺点。同样,当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上得山来,这位“白衣秀士”又把对待林冲的“三部曲”重新实施一次的时候,第一步骤还未完成,“豹子头”就把刀拔出来,将王伦结果了。看来,不分青红皂白,“该出手时就出手”,似乎不应提倡。

    ??当代中国,出现过多少冤假错案,因而有多少需要落实政策、予以平反昭雪的人员,谁也统计不出一个准确数。虽然每次运动,都有“一个不杀,大部不抓”的方针,尽管这样,偏差仍然是大量的。很大程度上,历次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就是倡导这种“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整了再说”的结果。李逵在江州劫法场时,抡起两把板斧,逢人就砍,见人就杀,痛快有了,但却制造出多少无辜的痛苦呀!可把话说回来,既然“该出手时就出手”,那麽林冲在被高俅、陆谦、董超、薛霸折磨得无以为生的时候,却并未见他有这等立竿见影的迅捷反应,多少次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