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岂曰无衣
,恒久防御,以一个拖字,就能耗尽咱们燕军的锐气、粮饷,咱们以一隅敌全国,最忌在一个地方久攻不下,以汉七国的例子,七国的军队在梁孝王的城下,耗费了多少时日,最後居然被朝廷之师歼灭,这就是前车之鉴。” “耿炳文老成持重,也知道汉七国的例子,也打算这麽做,”张昭华道:“只不过咱们这个皇帝,却不是汉景帝,况且身边还有齐泰、黄子澄这样急功近利之人,以他们削藩的态度,必要迅速、必要立时见效,不肯稍微缓上半口气,那麽对於剿灭咱们燕军呢,也是必要看到成效,若是耿炳文稍微败了一场仗,也就是说,北伐军队在耿炳文手里,稍微受挫,这两人就会立刻无法忍受,会说服皇帝,将耿炳文这个老将撤换下去的。” 张昭华听到京城耳目送来的线报说,其实黄子澄和齐泰都有比较中意的人选,只是新帝似乎更信任自己的亲家,执意任命了耿炳文,所以黄子澄不得意,肯定会极为关注北平战事,要是耿炳文那里吃了一丁点败仗,自然要在皇帝耳边吹风,把耿炳文这个老将换掉的。 而且张昭华还知道,早在南军还未抵达真定的时候,耿炳文的儿子耿就曾经建议,应该派精锐部队出其不意直取北平,一举攻占燕军老巢然而这个很有可能改变战局的建议并未被耿炳文采纳,由此可见耿炳文魄力不足,虽然也有长期耗敌的打算在,但是对上燕王,他就是那个缺乏勇气的人,先期一定会吃败仗。 吃败仗就会让朝中非议之声大起,其实每一场仗打起来,非议之声都大,比如春秋魏文侯任用乐羊子为将讨伐中山,劝谏的竹帛装了几大箱,但是魏文侯用人不疑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