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忠臣种子
胡广闻言,更是脸色苍白。这一句话,乃是建文二年他在廷试中写的一句话,因为当时朝廷出的廷试题目,就是如何防燕,他写了这一句话,得了建文帝的欢喜,亲自将他擢为第一,还赐名胡靖。 胡靖,胡不靖——为什麽靖难,怎麽还靖难呢,这是建文对燕王的讽刺,胡广如今既然选择迎附,就知道自己这名字犯忌讳,早在入值文渊阁第一天,就叩请永乐皇帝将自己的名字改回来了。 胡广的文采相当好,平日奏对也十分流畅,但是这一次他面对纪纲的逼问,却口不能言,汗流浃背几乎站不住。 而比他小两岁的杨荣却不卑不亢道:“回大人,下官侍奉御前,见到陛下披览胡大人的策文三次,称赞他有陈琳之才,胡大人顿首谢,陛下说,你以前侍奉建文,则忠於建文;今日侍奉我,就忠於我,不必心有疑虑,曲为隐蔽。” 纪纲目视这个年轻人,从他的眼里看不出挑衅,却也看不出卑弱。 他知道在口舌上,自己是争不过这样进士出身的人才的,而且现在也并不是给他们下马威的时候,因为他们正是得用的时候——早在两个月前,永乐皇帝命侍读解缙、编修黄淮、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入直文渊阁,并预机务。 这些人是皇帝亲自提拔上来的,虽然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但国事繁忙,这些人对皇帝的决策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而且日日侍奉御前。纪纲本人要见皇帝,还要入宫去见,要抓人抄家,还要上疏具奏,而这些人却住在文渊阁之中,有什麽话,直接就能对皇帝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