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南北
林右如今辅导太孙,而方孝孺这个人,更是被皇帝亲口说了这麽一句话:“今非用孝孺时。” 如今不是用方孝孺的时候,那麽皇帝是决意要将之留给太孙用了,此人前途广大,本是遥不可及的人,但是现在却可以因为王叔英的关系攀上这条登天梯,这也许就是杨士奇最後的,也是最好的机会了,他不可能不抓住。 杨士奇耳边便响起王叔英和他高谈阔论的时候说过的话:“明良相逢,千载一时者也。将见吾君不问则已,问则执事必能尽言;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致斯民於唐虞雍熙之盛者,在是矣。岂非天下之幸欤!” 明君良臣相逢,风云际会,千载一时。碰到这样的君上,不问也就罢了,问我,我就知无不言,因为我知道,只要我说了,他一定能用我的话——为人臣子,谁不希望碰到这样的君上,有如张子房之遇汉高一般,言听计从? 他也听过王叔英对太孙的评价,认为这就是将来的明主,能让他“言则必能尽用”的人,也许吧。只是他杨士奇的明主,又在何方呢?按说这天下,本就一主,如今是皇帝,将来是太孙,他也认定了自己将来侍奉的人,就是那一个了,只是为什麽,他依然感到命运的迷惘? 杨士奇已经无数次在心中分析了他的前途。得到举荐难吗?不难。王叔英可以即时举荐他做官,只是这官职,也是汉阳县里的小官吏罢了,因为王叔英自己的官职,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可是这种情况会生改变,而且一旦改变,就是惊天彻地的改变,因为王叔英和方孝孺的名字,都在太孙的任用名册之上。 他想到这一天来临的时候,说句难听的,尿脬都觉得胀。 人活在这世上,高高低低,起起伏伏,他低下去、伏下去了十多年了,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