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繁重的苛捐杂税
加了两个,一个是处理棉花的剥籽场,一个弹棉坊。 庄园和作坊加起来有百亩地那麽大,往後延伸是韩家新买的三百亩良田。 韩家的宅子和作坊往村里去的路上两边就是村里 ^0^ 一秒记住【】 的住宅,大部分都已经是青砖大瓦房,只有少部分几户还住着老房子。 这其中就包括了韩老头,陈氏和韩得贵一家。 到了年底,棉花基本就弹完了,天气转凉的时候韩得平就把棉絮以一百五十文钱一斤的价格给卖了,比镇上和县里的便宜了好几十文钱。 二十亩地的棉花大概卖了一千多两的样子, 光光和林氏亲手合作做了两床厚实的被子,用的还是缎面的被面,柔软的雪缎做被里,是给贾御医做的。 在腊月里差了韩安带着几个随从,拉了满满两大车韩家置办的年货给送到贺州府去。 里面有被子、棉衣、鞋子、烧酒、葡萄酒、葡萄乾、山楂糕、山楂酱,还有不少卤煮的鸡爪啥的。 光光还给贾御医写了一封算不上好看的书信,她的字只能算得上是一般,绝对称不上好看。 今年天气冷,在腊月二十二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光光就让庄园里的工坊早点放假,吃了一次年夜饭,还给工人们都分发了节礼。 开了春,韩家这一次大手笔的准备种七百亩地的棉花,光是挑种、晒种光光带着家里的几十名仆从们都弄了一个多月,每天是忙碌无比。 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 亲,本章已完,祝您阅读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