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天下第一人
不驯着称於世的中土儒家圣人,借来了一个本命“水”字。借成的原因很简单,对方虽然脾气极差,但是他这辈子只佩服一人,正是崔瀺。对方当然不是仰慕崔瀺的离经叛道、欺师灭祖,而是由衷欣赏崔瀺的学问。 ??别管崔瀺在几大文脉当中如何声名狼藉,其实仰慕崔瀺之人,当真不少。 ??只需看那《彩云谱》,以及被山上神仙奉若至宝的随笔字帖,就知道崔瀺是何等博学多才了。 ??崔瀺突然冷笑道:“你那先生,好像不太聪明。” ??言下之意,文圣一脉的关门弟子,还是不够聪明。 ??文脉也好,门派也好,开山大弟子与关门小弟子,至关重要。 ??崔东山立即收敛笑意,正色道:“如何补救?” ??根本不问缘由为何,只求结果。 ??事功学问,存在着三条根本脉络,一条是尽可能从根本上,减少自相矛盾和制造额外矛盾的土壤,不在人性善恶这类大问题上过多纠缠,留给道德君子、讲学家去慢慢解释,读书与否,不再成为学问门槛。 ??一条是出现问题之後,解决方案必须有据可依,行之有效,立竿见影。 ??最後一条,就是学问本身,能够不断自行完善规则,不因世风、民情、人心转移而被逐渐摒弃。 ??事功之大规矩,如一条条河床稳固的江河,能让後世自然而然逐水而居。哪怕被各凭喜好剥离出去的某些小规矩,也要能够如那溪涧、水井,让人汲水而饮,与市井烟火长久相伴。 ??崔瀺摇头道:“无法补救,只能自救。” ??这位大骊国师沉默片刻,道:“想到了,未必能够立即摆脱困局,但是可以帮他赢得更多时间。” ??崔东山神色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