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故人来送剑去
家也有。极慰人心。 ??富贵且内敛的李家大宅内,仆役丫鬟众多,祖祖辈辈都是李氏的体己人。而且李氏历代当家人对於下人从来都是体恤有加,先前朱河朱鹿这对父女就是一个例子,以至於有府上老人打趣朱鹿是丫鬟身子小姐命。 ??家主李虹是万事不上心的人,喜欢收藏瓷片和读书注疏,除了偶尔跟长子李希圣聊天,不太露面。李虹的妻子,也就是李希圣三兄妹的母亲,作为当家主妇,算不得如何好说话,但是赏罚分明,在家族内极有威信,已经是十境修士的李氏老祖对这个持家有道的儿媳妇也从不拿捏架子。她没有读过多少书,但识得字,因为需要查帐。 ??李家有个传承已久的习俗,就是逢年过节,蒙童岁数的孩子要死记硬背带某个字的成语或俗语,若是长辈们问起,孩子们能够顺畅地回答出来,就可以拿到一封喜钱。去年除夕是“嘉”字,今年元宵则是“桃”字。 ??李夫人在这天让贴身丫鬟拿着一摞喜钱,路上遇见了“守株待兔”的孩子便会开口笑问,然後孩子们就会说出早就准备好的答案。一声声稚气的回答清脆悦耳,李夫人微笑不已。比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如“桃之夭夭”“桃腮杏脸”等,都是非常美好的说法。哪怕有孩子脱口而出了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凡桃俗李”,李夫人也没生气,一样笑着给出喜钱。只是当她听到“投桃报李”的时候,笑容似乎有些牵强;等听到“李代桃僵”後,又变得满脸怒气,吓得说话的孩子不知所措。她语气生硬地询问孩子的姓氏,得知姓陈後便转身离去。临走前,虽然还是让丫鬟给了孩子喜钱,可众人都看见了她冷若冰霜的神色,这在以前并不常见。 ??李家上下都知道李虹最偏爱幼女李宝瓶,而李夫人更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