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六十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

第六十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

功,在它的提倡下,民间花会活动形成一个高潮,有些老的民间花会组织曾受到他的赏识。到清代晚期,慈禧太后当政时,为粉饰太平,并满足她个人享乐的需要,在她过生日和一些喜庆的节日,就组织民间花会表演。据传,有些花会组织还受过皇帝的封赏,所以自称“皇会”。北京受过皇封的花会组织仅丰台十八村就有四档,它们是孟家村的旱船,张房的太狮,柳林的花钹大鼓和鹅风营的献音老会(吵子会)。

    ??北京民间花会的演员行话叫“耍手”,也就叫“练”的,大都是一般劳动人民。城里多是各行各业的工人和店员,农村中以贫苦农民和长工为多。所有参加花会活动的人,不论平时练习还是正式走会,都是义务,不要报酬,严格遵守“箱笼自带,茶水不扰,分文不取,毫厘不要”的会规。

    ??各种民间花会组织相当严密,并有严格的会规。每一档会都有一位会首,在会中可以主宰一切,会中人都称他为“把头”,也叫“大督管”。把头都由有钱人担任,并承担会中置办服装、道具、乐器、车马,请教师训练演员,及走会时演员的食宿交通等一切费用。有的把头为了走会,闹的倾家荡产,所以当把头往往是“耗财买脸”。每一档会的把头都要请两人作助手,会里人称之为“前引”。前引熟悉会规,伶牙俐齿,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把头一般不参加表演,走会时,前引成了该会掌权人。

    ??民间花会分“文会”和“武会”两大类。文会没有什麽表演技艺,只是在庙会时给茶棚和寺庙供应物资,为香客服务,如茶叶老会就是在朝山进香时给沿途茶棚和寺庙献一些茶叶,供香客饮用;馒头老会就是在茶棚里舍馒头,供香客充饥等。北京民间的文会较有名的有茶叶老会、馒头老会、拜席老会、献盐老会、缝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