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七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第七章《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导论先秦

面,而夏、商、周、楚、越诸民族以及部分蛮、夷、戎、狄这时开始了溶合此用“溶合”,而不用“融合”,是为了区别於作为民族消亡过程的民族融合,详见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为华夏民族的历史过程。

    ??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为旧中国时期。这个时期政治形势的主要特点是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新兴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实行变法改革,进行激烈的兼并战争,形成了在兼并中逐渐走向统一的政治局面。由夏、商、周、楚、越以及部分蛮、夷、戎、狄溶合而形成的一个新民族——华夏民族已经诞生,形成了东以齐,西以秦、南以楚、北以赵燕为代表的四大支系,秦灭六国,统一中国,使华夏民族从分散走向了统一,完成了汉民族形成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先秦上下悠悠一千八百年的历史,既涵盖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全部历史,又涵意了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跨度宽大,内涵丰富,变化剧烈,作为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奠基时期,其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1农耕文化发达

    ??农业是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生产部门,先秦的农耕文化从夏化大禹治水“尽力乎沟洫,”《论语·秦伯》。“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开始就走上了独特发展的道路,到商代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盘庚迁殷时就纯以农事劝谕告诫民众说:“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又“乃不畏戎毒於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带,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尚书·盘庚上》。在甲骨卜辞中,就有殷王亲自省黍、观耕、相田的记载,以及求禾、求麦、求黍、求雨等的贞卜祈祷。农业的发展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