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五十一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第五十一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众祀里祠,设醮经祈福,境内名雨水会。”

    ??4.清明踏青成风

    ??清明节又名鬼节、冥节。在明代汉族地区,清明节的节日活动主要是祭祖扫墓。关於扫墓习俗,明人谢肇 《五杂俎》卷二说:“北人重墓祭,余在山东每遇寒食,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当时使有善歌者,歌白乐天《寒食行》,作变徵之声,坐客未有不坠泪者。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乌履相望,日暮,幡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明人张岱《陶庵梦忆》卷一云:“越俗扫墓,男女祛服靓妆,画船箫鼓,如杭州人游湖,厚人薄鬼,率以为常。”

    ??从大量文献记载看,明人祭祖扫墓的主要内容:一是为死者烧香、上供、其中必“烧纸”,这种纸是特制的,又称“光明”、“往生钱”,是送给鬼神或死人在冥世间使用的。除焚烧纸钱外,还流行一种“压钱”,即把纸钱压在坟堆的四角、坟顶而故名;二是为坟堆除草添土,或修墓立碑。如《帝京景物略》卷二云:“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樏,轿马後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万历嘉兴府志》则记载曰:“清明挂纸钱於墓。”《广州府志》曰“清明插柳於门,其前五日始一月中扫墓郊外,谓之踏青,亦曰割草,俗曰‘压纸’,以楮置坟上也”。在清明节期间,明代汉族官民士庶还有合家老小去郊外踏青的习俗,届时要顺便举行角抵、蹴鞠、走解、弹射、放风筝、荡秋千、射柳、斗草、斗鸡、斗鹌鹑等娱乐活动。踏青本来在三月三上巳节,由於明代上巳节已并入清明,而祀先扫墓,春天又要赴郊外,故清明踏青活动在明代民间十分流行。踏青,福建民谣说:“踏青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