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原创同人 - 汉族风俗史(全五卷)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八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第五十八章《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

年於两廊下酬以酒食。”苏州民间还插荠菜花於灶,《清嘉录》曰:“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又有吃“眼亮糕”之俗,“或以隔年糕油煎食之,云能明目,谓之眼亮糕”;农家则“听蛙声於午前後,以卜丰稔,谓之田鸡报。”可见,清季三月三上已祓禊之意已趋於淡化,转而以踏青、春游和占候为主。这一日,各地民间还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戴柳圈、吃青精饭以及举行歌会等活动。

    ??清明,是汉族传统的祭祖节日,到清时,习俗活动渐趋丰富。在北京,有戴柳、扫墓等俗,“清明男女簪柳,出扫墓,担樽盒,挂纸钱,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以纸钱置坟巅,既而趋芳树、择园圃,列坐 余而後归。” 康熙《宛平县志》。扫墓时,北京流行用南方出产的盒子菜祭祖,“清明人家上坟,於市上买盒子菜以祀之,即南边之馔盒也。”《燕京杂记》。新坟扫墓则要在清明前,《燕都杂咏注》曰:“新葬者祭扫较早,在清明前,俗谓‘新坟不过社’。”

    ??南方清明,俗比北方更为丰富。在江南地区,“人无贫富,皆祭其先,俗呼‘过节’……新丧终七而未逾年者,多招释氏、羽流,讽经礼忏,以资冥福,至亲往拜灵座,谓之‘新清明’”;“士庶并出,祭祖先坟墓,谓之‘上坟’。间有婿拜外父母墓者……道远则泛舟具馔以往,近则提壶担盒而出。挑新土、烧楮钱、祭山神、奠坟邻,皆向来之旧俗也。凡新娶妇,必挈以同行,谓之‘上花坟’”;“家祭、墓祭皆焚化纸锭。纸以白阡,节而为陌,俗呼‘白纸锭’,有满金、直串之分,以金银纸箔糊成。其有挂於墓者,则彩笺剪长缕,俗呼‘挂钱’,亦曰‘挂墓’。” 顾禄:《清嘉录》卷三《三月》。

    ??苏州清明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