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後
书迷正在阅读:都市:校花成了我老婆大人、国运:我成了龙国唯一希望、人格分裂的我是孤儿院院长、玄幻:从被逐出家族开始、玄幻:我在神魔墓地开书店、玄幻:原来我是万器之祖、开局签到阴阳圣体、我是个律师、镇守边关三十年,请皇兄退位!、我苟在校园修仙被校花直播曝光了
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嫔相催请跪解起立理质,便利三。”新式婚礼简便、实惠,可给男女双方带来实际的好处,自然容易为大家普遍接受。 ??4.集体婚礼出现 ??民国婚礼中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是集体婚礼。这一婚礼样式直至今日仍在大力提倡。其最初出现於上海等大都市,以後逐渐推展到桂林、常熟等中小城市。在上海,这种婚礼於20年代至30年代之交就由商界团体创办了。到1935年为响应国民党所倡导的新生活运动由社会局加以提倡以後,它便在上海大规模地推行起来。 ??1935年4月2日,上海举行了首届集团结婚的新人演习仪式,市长吴铁成亲临并作了报告,他指出:“中国旧有的礼节太繁琐了”,人们因此“花费了不少的金钱和时间。甚至社会上还有许多人,将毕生省俭积蓄所得的钱,尽花於这些婚丧喜庆的人生大事上面……本政府有鉴於此,特提但集团结婚。”翌日,首届集体结婚按时在江湾市府大礼堂正式举行。下午3时,在军乐队进行曲伴奏下,57对身穿蓝袍黑褂的新郎和身着粉色软缎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的新娘,随着引导步入礼堂,分成两行。接着,由司仪报告双方姓名,每两对一次依序登台,向孙中山遗像三鞠躬,新人相对二鞠躬,各证婚人一鞠躬。然後,由证婚人发给结婚证书,赠授纪念品,并致证婚辞。礼毕,新郎新娘在音乐声中步出礼堂,在广场上摄影留念。这次婚礼,十分隆重。市长吴铁城、社会局长吴醒亚不仅出席了婚礼,而且分别担任了证婚人和仪式主持人。至於围观的市民,更是人山人海。他们争着观看的,不光是新郎新娘,更主要的是集体结婚这一中国婚姻史上的创举。 蒋伟国:《民国三教九流》,第86~87页。 ?